《快穿之叫妈也没用》TXT全集下载_81(2 / 2)

gu903();说完这话他草草一拱手转身走了,杨夫人气不过,转而寻求柳尚书的支持:“老爷,你就干看着博望侯之位于邺哥儿失之交臂不成?”

身为男人,柳尚书特别能理解杨逊,祖宗基业,前程仕途比什么都重要,换成他,他也不愿意为这么个不肖子冒险,现在的局面显然是要保住外孙的命要紧,世子之位是万万不能再强求了,柳尚书理也没理杨夫人,自己扭头进屋了。

被人如此无视,杨夫人气恼以极,她阴沉着脸色喘了会儿粗气,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招来心腹老嬷嬷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通,老嬷嬷领命出门了。

杨邺充军去了,王青青又开始研究提花机,她急着挣钱。

有博望侯的爹和兵部尚书的外祖保驾护航,杨邺这一去想也没有多大危险,日后回来少不得还得于他争斗,身为内宅妇人,王青青是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处处受限,要想保证在以后的争斗中稳赢,金钱基础一定要牢牢打好,毕竟有了大笔钱财,才能招揽来能干的人手。

王青青上了心,没多久她就给现在的提花机“花楼”制造了三个改进款,这新机器一上线就广受好评,织出的提花锦,提花锻迅速风靡了京城。

本朝风尚,金银首饰都喜欢做得繁复华丽,这衣料自然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提花的布料一向受上层阶级喜爱,只是原先各样提花布料产量少也就罢了,花色还简单,经王青青改造出来的提花机不但织布效率高了,还能织出更繁复,更华丽的花样图案。

隶属皇家的织造局很快就找上了门来寻求合作,王青青极大方地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织造局最新一批的布料进上宫内后,王青青又得到了来自宫内的赏赐。

皇帝明发圣旨对她表示了夸赞和鼓励,希望她再接再厉,于此道走得更深更远,并号召天下女子向她学习,做更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研究。

王青青接了圣旨,杨逊喜出望外,这份圣旨一出,坊间对前段时间杨邺的狂悖行径议论纷纷的声音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趁势上表提前给杨鄑请封,皇帝才夸过王青青,因此极快速地把这份请封折子批复了,杨鄑正式成了博望侯世子。

消息传到尚书府,杨夫人气得病倒了,她断然不肯善罢甘休,只催着自己的老嬷嬷加紧行事。

杨鄑现在六岁了,这么大的孩子不能总关在后院里,不但要往前院儿去学习,还要经常出门见世面,完全指望后院里的仆妇们来护卫,显然不太现实,得给他安排些随从小厮之类的人手。

挣了钱的王青青大手笔地给杨鄑招揽了许多随从护卫并先生幕僚,杨鄑还小,这些人他多半是用不上的,王青青毫不客气地拿来自己用了。

不愧是花了重金礼聘来的优秀人才,王青青才把人手安置妥当,就被他们打探到了杨夫人那边儿有异动,未免打草惊蛇,王青青示意自己这边儿的人手除了注意收集证据之外就静观其变,她准备借机把杨夫人一举摁死。

转眼到了七夕节,王青青受邀去玉河边儿参加拜香桥盛会。

传说天上的云彩都是织女星织出来的,因此她被人们认为是纺织业者的神,每到七夕,女儿们都会有拜月斗针,制作花瓜,捉喜蛛等等活动,就是为了乞求天上的织女星保佑自己更加心灵手巧。

这香桥代表着天上的鹊桥,是以各种线香捆扎而成,桥梁上装有栏杆,栏杆上饰有五色线编制的花儿,待入夜后人们先祭祀牵牛织女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再把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鹊桥欢喜相会。

既然是要祭拜纺织业者的神,那自然要最心灵手巧的人来主祭,往年这个人选都是斗巧大会的胜出者来担任,今年王青青接了邀请函,那自然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试问于纺织一道上比心灵手巧,谁又比得过王青青?

眼看天色渐晚,王青青亲手替杨鄑披上了薄斗篷后捉住他的手轻声问:“你怕吗?”

杨鄑按住自己藏在衣服里的短刀对王青青点头:“母亲,你放心,我能应付。”

这是一个勇敢的小男子汉,王青青揉了揉他的脑袋牵着他的手,点齐了人马出了门。

因为七夕拜月,今晚没有宵禁,这难得的松泛让百姓们兴高采烈。

商家们彻夜营业,店铺门口的灯笼一盏接一盏把街上照得亮如白昼,大街小巷到处是衣襟上或头上扎着五彩绳的人,少年男女提着灯笼成群结队在街上游荡,卖巧果酥糖磨喝乐(玩偶)的小贩们穿梭在人群中,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

母子两个到了玉河边儿,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虽说搭香桥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但因为有各大布庄出钱出力,倒也办得很是隆重,矗立在玉河边儿的香桥宽三尺三寸,高七尺七寸,长达一丈二,只这些线香,怕也得值二三百两银。

香桥周围早已用布条围出了一大片空地,空地里的桌子上摆满了瓜果鲜花,针线布匹,空地外围熙熙攘攘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从河滩到河堤满满当当都是人,就连满河堤的柳树上都爬满了年少的孩子。

这些人一半儿是为了来看香桥祭礼,一半儿是为了来看王青青。

自打王青青改造了织布机后,每年七夕香桥祭礼都会给她发帖子相邀,她都没应过,今年她居然接了帖子应了要来,这消息传出去令京城百姓们精神为之一震。

像王青青这种高门贵女,等闲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凡出个门,那都是车马轿子接送,仆妇丫头环绕,一般普通老百姓见不到,再就是她改造一系列机器于广大百姓有恩,如此才能不凡的贵女,到底是怎样的神仙人物,人们好奇之下都想来看看她,因此今年的香桥祭礼现场,围观人群比往年多出了许多许多。

操办祭礼的大商家高兴不已,把写了自家店铺名字的灯笼挂得到处都是,整个河滩被照得通明一片。

此时带有博望侯府标志的马车到达了现场,得了消息的经办人远远就迎了过来,待到王青青牵着杨鄑下车,一群人恭敬以极,忙忙地就要跪下叩拜,杨鄑急急上前扶住了:“诸位免礼。”

祭祀的时辰还未到,王青青先被请到一旁安坐,见她缓缓行来,围观人群里一阵骚动,还有妇女远远冲她跪下磕头,一盏茶后吉时已到,她被请入围起来的空地主持祭礼,杨鄑在几个仆妇的陪同下在外面等她。

主持祭礼的王青青沉声静气庄重以极,她先按规矩念完祷文,接着又领了一群少女跪拜织女星,待一应礼节完成,接过火把点燃了香桥,此时旁边儿又燃放起了烟花爆竹,眼看着祭礼即将完成,突然有人往围观的人群中扔了几颗爆竹。

河滩上本就挨挨挤挤全都是人,连转身挪步都费劲,这几颗爆竹引发了骚动,众人为躲避爆竹互相推挤,很是乱了一阵子,好在爆竹也不多,全炸了后也没引发什么祸事,人们乱了一阵慢慢平息下来,正在这时,博望侯府的仆妇哭喊着扑到了王青青跟前:“夫人!世子不见了!”

第222章嫁给姐夫的小姨子32

博望侯世子杨鄑丢了!

这消息不过一两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顺天府尹接到报案就联合了五城兵马司,紧急通传所有在街上值守的衙役捕快并巡逻兵卒,令众人着意检查街上带了孩童的行人。

顺天府尹愁得把胡子又揪掉了几根:“怎么好好的人就不见了呢?难道是被拍花子的掳走了?哪个蠢货这么没眼色,这种权贵之家的孩子也敢下手?”

“东翁,此事不简单呐!”幕僚也愁眉苦脸:“那些拍花子的素来眼光毒辣,他们怎敢招惹这种顶级的豪门权贵?博望侯夫人带世子参加拜香桥是带了侍卫的,能在众护卫的环伺下把人劫走,凭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又如何能得手?此事定有内情!”

“想来也是,先以爆竹惊扰百姓,再趁乱把人掳走,如此处心积虑,定是早有预谋,看样子像是有人寻仇。”府尹长声哀叹:“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这人掳走了世子,就是把本官放在火上烤啊!”

“东翁且放宽心。”幕僚强行安慰老板:“今日虽无宵禁,好在城门早已关闭,只要令五城兵马司严守城门,这人他就出不了京城,只要人在城内,早晚能找出来。”

“话虽如此,就怕找出来后人也……”府尹忧心忡忡:“若为寻仇,怕是歹人不肯留世子一条命。”

“或许不至于此。”幕僚凝眉细思:“若只为寻仇,趁乱当场杀了岂不便宜,因何还要把人掳走呢?”

这两个死活想不明白歹徒是什么意思,杨夫人也想不明白。

杨鄑丢了,哪怕柳尚书夫妇同自家的庶女关系不亲密,身为外祖父母,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柳尚书夫妇接见了侯府来传消息的下仆,毕竟是自己的血脉,虽然不亲近,柳尚书也不愿杨鄑就如此横遭不测,他仔细询问了事件详情,又拿了自己的帖子让人递去给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恳请他务必上心抓捕歹人。

杨夫人的反应就简洁多了,她呵呵冷笑:“一个内宅妇人,不老老实实呆在府里,偏要去出风头,现下可倒好,风头出了,孩子也丢了,不知道我那好女儿此刻觉着划算不划算?”

“好了!”当着侯府来人的面儿,柳尚书也不欲跟杨夫人多做计较,他拧紧了眉头斥道:“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找到鄑哥儿,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挨了一顿训,杨夫人冷哼一声站起来走人了,出了花厅,她的脸色就阴沉得难看,等回到了自己房里,她拧眉询问留守的大丫头:“曹嬷嬷还未曾回来?”

“是,未曾见嬷嬷回来。”大丫头毕恭毕敬回话。

杨夫人坐到桌案前,望着烛台上“哔啵”燃烧的蜡烛发呆,心里七上八下很有几分忐忑难安。

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杨鄑怎么会丢了呢?她当初的吩咐明明不是这样,难道事情出了差池?还有曹嬷嬷,早该回来了,却怎地到现在都没见人影?

杨夫人忐忑难安,被她惦记的老嬷嬷也正惊怕不已。

“你疯了!”躲在窗子外的曹嬷嬷从窗子缝隙里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屋内被捆住手脚堵住嘴的孩童,确认了那是杨鄑,她白着脸转过身来对着眼前矮小的男人颤声道:“我不是说了吗?瞅着机会一刀把他了结了就是,你把他绑回来干什么?”

“干娘且请安坐。”矮小的男子笑眯眯地扶住曹嬷嬷坐到了摆在院子里的矮桌前,他压低了嗓子悄悄儿道:“这般聪明伶俐的童儿,直接杀了多可惜,反正都是要死的,死前能再换一大笔钱财,也不枉儿子我冒了这么大的险。”

“换钱?你不要命了!”曹嬷嬷用力抓住了男子的肩膀,也压低了嗓门儿咬着牙:“你还想去勒索博望侯不成?我告诉你他可是掌兵的将军,他手下多少人手?你但凡敢漏出一点儿行藏他就能把你找出来,为免夜长梦多,你赶紧把他给我处理了!你想要钱,我给你就是!”

“干娘您可真敢想,勒索博望侯?我可没那么大的胆子。”小个子连连摇头:“留下这小子,不过是想把他卖去江南罢了。”

“卖去江南?一个童儿又能值多少钱?连路费都挣不回来,你何苦要冒这么大险,你现在把他处理了,我再给你五十两银。”曹嬷嬷一刻也等不及,她伸手一指院子角落里的水井:“把他装到袋子里,沉到这井里即可。”

“亏得干娘您还是尚书夫人的亲近人,怎地出手这般小气?五十两银够干什么?打这口井我还花了三十两银呢。”小个子一咧嘴:“只要我把他弄到江南,就能卖出这个数去。”

望着小个子伸出来的那根手指,曹嬷嬷略一沉吟:“好,你现在把他处理了,我做主,这一百两银我给你出了。”

“一百两银?干娘,若只为一百两银,我何至于要冒如此大风险?在玉河边儿上我就能把他了解了。”小个子把嘴凑到曹嬷嬷耳边:“大盐商刘千万您老知道吧?儿子收到确切消息,刘千万好童男,长得越俊秀,给的价越高,凭小世子这容貌,最少得一百两金。”

一百两银曹嬷嬷还能拿得出来,一百两金,别说她,就是她家杨夫人,若想不惊动旁人凑出来估计也费劲儿,曹嬷嬷看着眼前的小个子,一阵阵懊悔痛恨涌上心头,恨不得把他推到旁边儿的井里淹死算了!

这本就是一桩杀头的差事,因她想贪下杨夫人给的五百两银,遂没有去找那杨夫人指定的人,只把这活儿交给了自己这个干儿子办理。

平日里她看这小子也算乖巧听话,且心性手段都不差,却委实不曾想到,他竟然如此贪心,拿了自己给的二百两银还不满足,居然还想去挣那一百两金,胃口这么大,也不怕撑死!

现在可倒好,因这个便宜儿子欲壑难填,他没把杨鄑杀了也就罢了,居然还妄图把人运到江南去,他当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都是吃素的不成?这万一被抓了,必定要牵连到自己,到时候自己岂能保得住性命?

“儿啊,听干娘一句劝。”曹嬷嬷情真意切地对小个子道:“这事儿太冒险了,这小子身份非比寻常,他这一出事儿,五城兵马司并顺天府衙都出动了,你且看着吧,明儿出城的查验必定比平日里严上十倍,你怎么把他弄出城去呢?就算你把他弄到了江南,他这么大的年纪都记事儿了,日后长大了让他得着机会跑出来,你我母子岂有命在?”

“干娘且请安心。”小个子成竹在胸地一笑:“风口浪尖,我自然不会现在就把他往外运,一碗哑药灌下去把他关在地窖里先养上三五个月,待风声过去再送到江南,至于他日后回来,那断无可能,据说但凡是送到刘千万手里的童儿,还没有能活过三个月的。”

看样子这小子是仔细盘算过了,曹嬷嬷神色阴沉至极,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就为了贪下那三百两银,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这贼厮倒是盘算得好,可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要出点儿什么事儿,这贼厮绝对会把自己供出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