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叫妈也没用》TXT全集下载_124(2 / 2)

王青青对着梅妈妈微微一笑:“妈,这小伙子条件确实不错,我也看上了。”

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王青青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说什么我不想再婚,那必然会遭到来自于梅妈妈的强势打击,呵斥教训算轻的,跺脚大骂她不孝顺也不是不可能,面对女儿的再婚问题,梅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决。

王青青不想招惹这老太太,当然她也不愿意代替原主再结一次婚,所以拒绝时就要讲究个方式方法了,因此她先认真地看了一番资料,然后爽快地表示对梅妈妈费尽辛苦找来的相亲对象十分的满意。

听了闺女这话梅妈妈心里就是一喜,还没等她的喜意传到眉梢,那遭瘟闺女紧跟着就接了个“但是”。

“但是!”王青青加重了语气:”您老替我考虑过没有?这小伙子才三十岁,我可是比他大了整整一轮还多,这时候我看着还不显老,十年后呢?十年后我五十多了,人家四十岁,男人四十才一枝花,那时候正是他年富力强有魅力的时候,他能甘心跟一个满脸褶子的半老徐娘作伴?怕不得看我一眼就想吐。”

王青青这话说得在理,自己要是那小伙子估计也不甘心,梅妈妈脸上的笑就淡了下去。

“妈,我已经离过一次婚了,这第二次,咱千万得慎重对不对?”王青青搂住老太太的肩膀温声细语地跟她讲道理:“您老也不想我离了一次再离一次吧?太草率了万一遇到个不合适的,过上个三五年七八年的又离,我还不如单着呢,您说对不对?”

“你这年纪,想要遇上各方面都合适的,难啊~”梅妈妈叹了一口长气,儿女都是债,闺女一日不再婚,她就一日放不下这份心。

“可不是难么,像您跟我爸这样能和和美美过一辈子的少了,多半夫妻的日子都过得鸡飞狗跳,我跟刘明华那么多年的感情还能说分就分呢,就算再找一个,谁又能保证他会跟我白头到老?”

梅妈妈的态度有所软化,王青青趁机舌灿莲花,想要打消老太太一定要再给她找个对象的盘算:“您老看,我现在有生意,有房子,有钱,还有面面,我缺啥?我什么都不缺,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多舒心您老能看到,再找个对象,我得费心维系和他的关系,还得调节他跟面面的关系,万一对方再带个孩子来,更是麻烦事儿一堆,放着舒服的清闲日子不过,去解那一团乱麻,我亏不亏?”

梅妈妈脑子里的老观念认为单身女人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再厉害的女人,家里没个男人那也就等同于没个主心骨,因此她对王青青的话嗤之以鼻:“少给我扯那有的没的,你就是不想结婚,这天地伦常,自古就是男女搭配,一个家里没个男人还能叫个家吗?你寡妇失业的,家里没个男人,遭人欺负都……”

“妈!妈!”王青青煽动梅妈妈的行动彻底失败了,眼看梅妈妈又要老生常谈宣扬婚姻的好处,王青青赶紧高声打断了她的话:“谁说我不想结婚的?我想结,这不是一直找不着合适的对象吗?就像这个,不用他年龄跟我一样,他只要再年长个七八岁,我就愿意跟他谈!您要真想给我找对象,就比着他的条件再给我找个年岁相当的来。”

梅妈妈信了王青青的鬼话,乐颠儿颠儿地拿着资料走人了。

忽悠走了梅妈妈,王青青开始收整资料,已经五月份了,各个小学都贴出了招生通知,面面下半年就要幼升小,她得赶紧去给面面报名。

这节骨眼上,多年不见的蔡玉珍又找上了门。

第320章我不是好妈妈10

蔡玉珍找上王青青是为了面面的入学问题。

这么些年,刘家的亲朋故旧里,除了跟原主交好的那位姑表姐,也就刘明华跟王青青有联系。

刘明华毕竟是面面的亲爹,离婚也不是结仇,于情于理于面面的心理健康来说,做爸爸的要见孩子,王青青都不应也不该拒绝。

只要刘明华提出想跟面面见面,王青青在征得面面的同意后还是很愿意配合的,只是刘明华太忙了,为了应付家里的开销,他在上班加班应酬之余,还得抽时间去跑顺风车挣钱,整天累得狗一样,能抽出时间跟面面培养感情的机会实在有限的很。

三五个月也见不上一次面,见一次也就匆匆相处上两三个小时,面面跟亲爹刘明华的关系远没有跟舅舅梅橙橙亲近,面面能毫无心理障碍的跟着小表姐一起管梅橙橙叫爸爸,对着刘明华他却喊不出一声爸爸来,要么坑吭呲呲叫叔叔,要么直接就略过了称呼。

刘明华自家知自家事,也就是这两年面面大了记事儿了,还能知道他是谁,在面面三岁以前,他每次见孩子都得跟面面重新认识一下。没办法,孩子太小忘性大,他几个月才露一次一面,面面早就不记得他是谁了。

这种情况下,面面跟刘明华之间的亲子关系可想而知,那真是比水都要淡。

亲爹都这么生疏,爷爷奶奶就更别提了,双方当事人除了知道“我有爷爷奶奶”&“我有个孙子叫面面”之外,基本就是陌生人,多年来双方默契地保持了互相不闻不问的状态。

现在蔡玉珍突然跑来找王青青聊面面的入学问题,这就很可疑了。

“咱们市里四个重点高中的一本录取线都是多少,这你知道吧?”

多年不见,蔡玉珍显得老相了很多,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脾气小了,还是对着已经离婚的儿媳妇不好意思摆婆婆的谱了,老太太这次倒是显出了十分的和气。

“这,我还真不知道。”王青青这话不是敷衍蔡玉珍,本市的高中入学规则是统考统招,面面连小学都还没上,她真心用不着现在就开始留意高中的一本上线率。

蔡玉珍倒是没有对王青青的回答表示什么不满,她微微靠向王青青压低了嗓门,仿似说什么秘密话题一样:“咱们市里的四所重点高中,往前数五年,一本上线率就没有低于九成的。”

“嗯,所以呢?”蔡玉珍这个圈子绕得太大,王青青有些不耐烦了,她微微皱眉:“您老什么意思能直说吗?我晚上还要加班,真挺忙的。”

被王青青这么刺了一下,蔡玉珍脸上有些挂不住,她干笑了一下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青青,那我有话可就直说了,面面这孩子虽然一直跟着你过,可我毕竟是孩子的亲奶奶,心里也一直记挂着他,今年九月面面就该上小学了吧?我的意思,为了他好,你让面面也去钢镚儿他们学校读书吧。”

管得倒是挺宽,王青青似笑非笑地冲蔡玉珍道:“钢镚儿当初入学时交了十五万的建校费,这好些年过去了,建校费也涨价了吧?”

“可不是,年年涨,今年得二十万。”蔡玉珍不无得意地王青青道:“这么贵的建校费,家长们还要挤破头把孩子往这所学校里送,这说明了啥?说明了人家学校教学质量高呗!我告诉你,这所学校初中升四大重点高中的率取率是百分之九十五,这代表了啥你懂吧?代表只要进了这所学校,两只脚有一只半踩进了一本院校里。”

蔡玉珍慷慨激昂地发表完自己的观念,用“我是为你好”的语气接着道:“为了面面的将来,这二十万块钱花的一点儿都不亏,你说是不是?”

“是不亏。”王青青点头:“问题是我没有二十万块钱,这该怎么办?”

王青青生意规模有多大,连梅家人都不是很清楚更何况刘家人了,蔡玉珍也就隐约知道前儿媳开了个卖衣服的网店,至于这网店叫啥卖的啥衣服一年能挣多少钱,她是一概不了解,即便如此,她也不认为王青青拿不出这笔钱来。

一听王青青说没钱,蔡玉珍就笑着摆了一下手:“这二十万是给你儿子奔前程的,又不是给我花,你可用不着跟我哭穷,青青啊,我跟你说,你可别因为舍不得钱就耽误了孩子。”

“不是舍不得,是真没钱。”王青青叹了一口气:“这建校费就得先交二十万,再加上学费支出,六年小学三年初中读下来最少得五六十万,我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去?哎对了,明华是不是除了上班还跑顺风车?这节骨眼上,他这个做爸爸的就干看着?”

王青青的言外之意差点儿没把蔡玉珍鼻子给气歪,费了老大劲儿也没能压住脾气,她怒冲冲地对着王青青道:“你还是当妈的人呢,一点儿心气儿不顺说离婚就离婚,这么多年了,钢镚儿你是一下都不带管的,明华又当爹又当妈,为了钢镚儿他都快熬成人干儿了,你可别指望他了,你没钱那不还有你兄弟跟你爹妈呢嘛,你们梅家老老少少的一年加起来几十万收入,还愁供不起一个面面?”

“您老这话说得,”王青青捂住嘴笑得十分欠揍:“我爸妈养大我不容易,我都几十岁的人了,有能力我该孝敬他们,让二老安享晚年生活才对,拖着俩老人吃糠咽菜替我供孩子,那我还算人吗?我不如买块儿豆腐撞死算了。”

王青青这话一下子就戳中了蔡玉珍内心深处不可与外人道的委屈,刹那间这老太太眼泪差点儿飙出来。

她刚结婚国家就开始计划生育了,这辈子蔡玉珍就只养了刘明华一个儿子,老伴儿是自来水厂的正式工,虽说工资不高,养一个孩子倒还宽裕,大半辈子过去她都没有因为缺钱犯过什么难,偏老了老了,缺钱缺的她快急难死了。

自打宝贝大孙子上了那所私立学校,家里的经济是越发的紧张了起来。

那所私立学校教学质量是好,升学率也确实高,可收费也是真的贵,孩子刚上一年级时,一年三万多学杂费倒也能拿住,这几年各项费用都在逐年看涨,现在钢镚儿一个学年只交给学校的费用都得四万块钱左右。

除了交给学校的硬性支出,钢镚儿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开销,像什么买衣服买零食,同学过生日送个礼物,周末逛个商场看个电影,手机平衡车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也就罢了,毕竟不是必需品,能不买就不买,实在避不开还能捡便宜的买,最让蔡玉珍为难的,还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游学活动和夏令营冬令营。

学校讲究个精英教育,除了抓成绩还抓素质教育,自打钢镚儿上了三年级,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活动,国内的什么拓展训练文化之旅,国外的什么短期游学语言培训,孩子跟着学校老师出去个十天半个月,收费少则七八千,多则四五万,这些开销加上学杂费和各项乱七八糟的支出,把他们一家人压得气儿都喘不上来。

指望刘明华那点儿死工资想要裹住这些开销压根是白日做梦,蔡玉珍两口子为了儿子为了孙子,不得不拖着老迈的身体,在该安享晚年的年纪还豁出老命去四处打工挣钱。

日子过得难过得苦,人就爱多想,每当钢镚儿站在她跟前要钱的时候,蔡玉珍心里的感受就会无比的复杂。

先是恨,恨儿媳妇梅青青不听话,非要生二胎,要不是她非要生二胎,一家人齐齐整整养钢镚儿一个,哪会像如今这么艰难。

接着恨二孙子面面投胎不长眼,要是他能早早就投生到他妈肚子里,家里就不至于为求医花掉那么多钱,也不会生出这么多事儿了。

再就是悔,当初她要是不那么急切地想要报孙子,耐心等上几年,面面自然会出生,她十分后悔自己当初脑子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非强逼着儿子媳妇买了个卵子生了个钢镚儿出来。

最后就是恼,恼怒自己,恼怒儿子老伴儿,恼怒儿媳妇梅青青,当初自己想不开要给钢镚儿报这个见鬼的私立学校,从儿子到老伴儿竟然全都赞成了,而那个遭瘟的前儿媳妇梅青青竟然还掏了十五万交了建校费。

当初儿子老伴儿要是拦一下,或者前儿媳妇不送来那十五万,钢镚儿怎么也进不了那天杀的私立学校,他要是去上了片区的小学,自家何至于这么艰难,自己又怎么会在该享福的年纪还得拼命干活儿挣钱?

蔡玉珍虽然恨这个怨那个,可她心里却明镜儿一样清楚这些事儿多半都是自己的锅,不过人的劣根性作祟,指责别人容易反思自己难,像蔡玉珍这样刚愎自用了大半辈子的老太太更是如此,事儿办岔了,那肯定都是别人的错,跟精明能干的自己绝对没有半毛钱关系,统统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愿意指责自己,指责儿子老伴儿也不合适,那能指责的就只有外人了。

只要因为缺钱为难了,蔡玉珍必然要把早就离婚的前儿媳和那个破坏和谐稳定大家庭的二孙子面面给拉出来骂一顿,他们家少有不缺钱的时候,所以那两个早就离开的人也是见天的挨骂。

骂归骂,家里钱还是照缺不误,再有一个来月就要放暑假了,钢镚儿的班主任已经通知了,今年暑假,全班同学都要去加国游学,去参加多伦多一所小学的暑期夏令营。

游学活动遵循自愿原则,学校倒是不强迫学生参加,想去的赶紧交钱办手续,不想去的可以不去,蔡玉珍一听收费标准,立刻给钢镚儿下达了命令:“没钱,去不了。”钢镚儿自然不乐意,狠狠地跟蔡玉珍闹了一顿,闹有什么用?闹也闹不来钱,瞎闹。

钢镚儿到底没能闹过蔡玉珍,可蔡玉珍也被他折腾的够呛,身心俱疲的蔡玉珍也曾考虑过干脆给钢镚儿转学算了,一天天的费用压力这么大,全家人都得省吃俭用供着他,何必呢,直接给他转到片区小学去,一学期最多两三百块钱的支出,再也不用愁钱不够花了。

这念头在蔡玉珍心里蹦出来过好几回,可想想前期交进去的十五万元建校费,再想想一年三四万块钱的学杂费,只要一转学,这些投入可都打了水漂。

蔡玉珍舍不得,结果越拖钱花得越多,钱花得越多她越舍不得。

钢镚儿马上念完五年级了,再坚持三四年,等他上了重点高中就等于这次的学习投资有了结果,想想全家人为了钢镚儿上学付出的辛劳,蔡玉珍实在不甘心半途而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