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恶毒后娘的亲儿子 [金推]》TXT全集下载_44(1 / 2)

韩进面色不便,看过后将报刊放在案桌上,“虽的确言行不当,却也没有扰乱治安,不至于严惩。”

小贩们的脸上俱是一喜,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一直旁观的陶吉冷不丁的开了口,“韩大人这话不妥,府中家仆可是亲耳听了那些百姓如今将我儿当作邪祟,还想将他烧死,已经危害到了治安,怎能轻轻揭过?”

韩进不满,也不再给他留情面,“这里是顺天府,我如何断案还不需陶尚书教我。”

陶吉却是老神在在,“事关我儿,自然更要上心,韩大人公正处事便是了。”

两人眼神交汇在一起,对峙片刻,却听那底下跪着的小贩中间又一人开口,“大人,这可不是我们传的瞎话,您府上公子的确喜食生肉,又何须隐瞒。”

陶吉锐利的目光射向那说话的人,那人脖子一缩,头低的更低了。

“简直胡言乱语,我儿从来没有那样的嗜好,在公堂之上,还敢说谎,韩大人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说的?!”陶吉怒拍椅把,用眼神逼迫韩进,意思很明显,让他表态。

韩进再三被他抢话,这里是顺天府可不是户部,“该如何处案,陶尚书怕是没有我了解。”

陶吉脸色沉了下来,对韩进现在也是不满到极点,这人实在是太不识抬举。

“你此言当真?”韩进不再理面色难看的陶吉,转头问那说话的小贩。

那小贩磕了一个头,才敢抬起头,斩钉截铁的道,“小民有一同乡在登高楼中做工,整整半年时间,陶公子每过五日就要去登高楼一趟,且每次都会上一大盘子的生肉,我那同乡亲眼见了陶公子吃下生肉,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去登高楼一问便知。”

这小贩说的有鼻子有眼,还将京城有名望的登高楼给扯了出来,外面听着的百姓心里更是信了几分,皆是对陶吉投去异样的眼光。

陶吉手紧握成拳,实则心里也是不确定,他平日里对这儿子管教不多,知道他荒唐,但自己能兜着也就任由去了。

“那便...”韩进话才说了一半,陶吉猛的站了起来,引起众人的目光。

陶吉脸色比刚才还难看许多,若是真请人去登高楼问了,得到确实的答案,那陶天逸的名声再也挽回不来了,他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韩大人,此言一听就是作假,登高楼又怎会有生肉,这小民胡乱攀扯罢了,又何必白跑一趟。”陶吉如此说着,却是给门外的一人使了眼色,藏在袖子中的手,也是做了一个手势。

那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转身就要先去登高楼,提前打好招呼。

只是这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太多,里三层外三层,再不引起人注意的情况下,挤出去真是有些困难。

韩进何等精明之人,看到这一幕心中冷笑,偏就不让陶吉如愿,想插手顺天府,让顺天府作筏子,为他儿子逃脱这个名声,那也要看自己乐不乐意。

“陶大人此言差矣,你都亲自来了,本府自然要给令公子一个清白。”说罢也不管陶吉的反应,就吩咐衙役。

“去个脚程快的,从后门走,将登高楼的人请来。”

立马就有个官差出来领命,从后门出去。

陶吉怒瞪韩进,看自己的人还被夹在百姓中间,而那小吏走的后门,怕是没有多少功夫就到了登高楼,暗道一声废物,这韩进最好别有什么把柄落到自己手上,不然定让他尝尝厉害。

现在说再多也无用,又没有事先做的准备,也只能期盼那小贩真是胡言乱语。

也就等了一刻钟左右,被派出去的小厮就带人从后门回来了。

那人看着不似普通的跑堂,应该是登高楼的掌事,先是对堂上的顺天府尹行礼,“小民陈海拜见大人。”

“你可知寻你来,是为何事?”韩进让他起来回话。

陈海拢拢衣袖,目不斜视,“路上听官差大人说了。”

“那你便将实情说来,不可有一丝隐瞒。”韩进又道。

“陶公子的确每隔五日便来我们酒楼做客,却不是那纸上所画那般,我们酒楼也是万万不敢做那人肉买卖。”陈海不卑不亢的解释了一番。

陶吉听得心都提了起来,听到陈海的否认,心下松了一口气。

却听陈海又道,“陶公子确实每次都会点生肉。”

这下外面的百姓一阵哗然,纷纷议论起来,就连韩进都是起了兴趣。

“但那是鱼肉,也没有这般血腥。”陶吉再将下面的话说完,只是没人在意了。

百姓们就关注他前面的那句,陶天逸果然是喜欢吃生肉的邪祟,他爹如今还敢乱抓人,实在是罔顾王法,真当这京城是他们陶家的了。

心里一旦起了不满,而且平日被陶天逸欺凌的百姓也有不少,有了这现在的由头,再由人带头喊了一句,“烧死邪祟,不要让他作乱京城!”

“烧死邪祟!”

“烧死邪祟!!”

接二连三的声音响了起来,且声势越来越大,陶吉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计划,竟会发展成这样的结果。

那声音震耳,扰他心中暴虐四起,简直想把这些愚昧的百姓全都抓起来。

韩进也是没有预想到百姓这般容易被煽动,拍了好几次惊堂木,都是镇压不下来,眼看着那百姓都快要冲进来,怒喝一声,“都给我安静!”

“威武。”衙役整齐划一的威武声,一波又一波,才将百姓给压了下来。

韩进虽不喜陶吉指手画脚,心里也不信什么邪祟之说,况且细想,这登高楼既然敢卖那生鱼肉,就是能吃的,虽接受不了,却也绝对不信是什么妖怪邪祟。

“哪里有什么邪祟,那灾荒年还有人真吃人肉的,陶天逸顶多也只是癖好而已,此事压下,再不可胡言乱语!”韩进面容严肃。

方才激动的百姓,也都是冷静下来,一想他说的有道理,虽心中还有微词,但到底迫于韩进的官威,不敢再闹腾起来。

最后这场官司也是不了了之,韩进训斥了那小贩几人,令他们不许再卖这报刊,便放了人。

陶吉是怒气冲冲的走了,回到府里就是发了好一通的火,很是直接来了陶天逸的院子,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一下,明朝没有京兆尹,改成了顺天府。

好羡慕那些评论多的文文啊!

第132章

陶天逸被骂的脑子晕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才过了短短半日,他喜食生肉的名声就已经传遍了京城,是怎么洗也洗不掉了。

李蓉本来在屋子里安慰儿子,被老爷这气怒至极的模样吓得心肝直颤,不知道儿子又犯了什么错,想上去劝上一句,又不敢,她是越来越怕老爷了。

“我现在都是一个废人了,您来骂我至少有个理由。”陶天逸因为脚的事,心情一直处于阴郁之中,被他爹骂的心中火起,将桌边柜子上的汤碗全都扫落到地上,语气自然说不上恭敬。

陶吉更是气怒非常,“你这个孽子,是我平日缺少对你的管教,如今腿废了也好,不然迟早给我们陶家招来灭家之祸!”

他这话说的严重,陶天逸也是一愣,“爹您这话什么意思?”

陶吉简直是痛心疾首,火气没消,哪里有心情回答他的话,还是身后的陶管家见状,小声的将今天的事情全都说了。

“什么?!”李蓉一听,整个人都不好了,哪里还管惧怕不惧怕,“老爷,您要为逸儿做主啊,这样的名声,就算逸儿的脚好了,也没脸面出门,这可怎么啊。”

“做主,做什么主,是有人逼着他去吃生肉吗?如今被人抓住了把柄,怪的了谁,都是你的好儿子!”陶吉是不想再看到这两个令人头疼的母子,一甩衣袖,又是怒气冲冲的走了。

他还要写一份告罪折子,今日的事情闹得大,难免没有御史盯着他们陶家,到时候弹劾,又是一桩子麻烦事,还不如自己先请罪再说。

这边朱景焕和李柏早就听了探子的禀告,李柏真是笑的开心极了,今日的事全都在掌握之中,总算没再发生什么意外,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六郎交代了。

“多谢三皇子指派人手,不然也不会如此顺当。”李柏拱手道。

朱景焕的心情也是很好,今日真是看了好一场大戏,明日朝堂上肯定又热闹起来,“都是小事。”

其实那些小贩,其中只有一人是李柏他们的人,其他的都是拿了银子,才在各处卖报纸,也不怕他们将报纸给胡乱扔了,因为得到的银钱全都可以自己拿着。

李柏最终还是自讨了腰包,没要那些卖报纸得来的银钱,虽然多花了银子,但事情办的美,就不算亏。

外边事情热闹,国子监内却还是往常模样,过了这么些天,谢青云的手也是终于养好了,拆了绷带,轻松了许多。

自从上次小考事件后,谢青云是出了一个小小的风头,因为他的经义策论都被贴在了栏榜上,只是谢青云自己没有感觉什么变化。

整日除了听学,做完自己的课业后,也没忘《周易》的剩余卦象,如此又过了半月,谢青云才终于将《周易》六十四卦全部解读完成,了了一桩事。

休假的时候,听李柏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也不知是不是这报刊的事情起作用,还是陶吉被什么其他事绊住了,竟然一点动静也没有。

谢青云也就更安心了几分,另外这边和三皇子的合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准备中,谢青云看了初稿给了几个建议,便就回家陪爹娘。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谢四妞和谢如意,这两个小姑娘比之前更长开了不少,谢青云不免多看了谢如意几眼,想到三皇子,也不知在自己的改变之下,这两人还有没有中的缘分。

一切顺其自然吧,谢青云不想主动去推动,也不会阻止。

回国子监的时候,照例带了辣条,这次还特意带了几罐的豆瓣酱和他让亲娘尝试作出来的香菇酱。

之前只想着做牛肉酱,却忘了在这个时候,牛是很重要的劳动工具,不能轻易宰杀,谢青云将牛肉酱暂且搁置了,先将豆瓣酱做了出来。

这些东西自然少不得要和各位小伙伴们分享,这下子孙番他们不仅迷上了辣条,更是迷上了这两种拌酱。

实在是太神奇了,那没有太多滋味的饭菜,用酱拌上,他们硬是比之前多吃了一碗。

见他们如此喜欢,谢青云给王子久和关玉和分了两罐,孙番和蒙山自然不能少。

“六郎,等下次休沐我一定要去你家拜访,你娘的手艺真是太厉害了。”蒙山一边扒拉着碗里的拌饭,抽空还说了这句。

孙番吃相就比他斯文多了,毫不客气的揭穿,“我看你是想去多蹭些拌酱回来才是。”

“哼,难道你就不想要?”蒙山也是不甘示弱的顶回去。

孙番闻言有些脸红,可看向谢青云的目光也是有些渴望的。

谢青云失笑,“好了,我早让我娘多准备了些,等下次休假,你们二人只管来,每人一大坛子,我还是给得起的。”

“还是六郎大气。”蒙山立刻拍马屁。

孙番也是道谢,接下来的话题又转到了新开设的课程上面。

“听闻这次小考后,就要正是开设算学。”蒙山说道。

孙番点头,“的确如此,且还听闻圣上对今次算学极为看中。”

这个谢青云知晓,究其根本是之前太过注重科举八股,导致精通算学之人不多,可是六部处处都少不得会算学的人。

接二连三赋税和国库中的银钱算对不上号,实在是每年结算时,那账本太厚,整个户部的人连续加班,只要有一个地方有错处,下面的就全错了。

以至于核算的时候,总是数目不对,更是让人从中钻空子。

宣德帝一怒之下,就将算学提上了科举之重。

谢青云记得差不多是不久后,就有一件事让宣德帝重视到算学的重要。

好似是什么盐税还是田税出了什么问题,户部算了整整一月,还是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只知银两少了许多,但不知是从哪里拿走的,事情就无从查起,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只是中,只是写到男主时,略微的提了一段,具体的事情,谢青云也不甚了解。

不过这些事跟如今的他没甚关系,他还只是个学生,管不到朝廷上,更何况监生不可随意议论朝事,这是禁忌。

所以谢青云也只在心里想想,并没有和孙番他们提。

“你们若是有不会的,随时可以来请教我。”谢青云本来是随意的调笑,没想到孙番、蒙山二人却是认真的点头,弄得谢青云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

孙番诚恳道,“我虽对四书五经熟识,但这《九章算术》实在是看的头疼,只会皮毛,若是科举真的重视起来,免不了要请教六郎了。”

蒙山跟着点头,抱怨道,“我也是看的头疼,不如兵法有意思。”

谢青云给自己揽了两个算学学生,也不觉得烦,这两人聪明,若是用对的法子一教,保准很快就学会。

日子又是到了月末,考完小考之后,在放假之前,曹学正将开设算学之事说了。

正如孙番之前在饭桌上说的,曹学正明显对算学重视许多,更是强调了算学的重要性,监生们也跟着重视起来。

这次休沐,孙番和蒙山真跟着谢青云回了谢家。

因为每次谢青云休沐的时候,王翠花都会准备满满当当一桌子的菜,所以就算没有提前报信,孙番和蒙山也是好好享受了一顿。

受到王翠花热情的招待,吃完后两人摸着滚圆的肚子,都有些不好意思。

谢青云笑他们,“下次再来就是,万一等会将你们家马车辕给压塌了,我可不赔。”

孙番和蒙山羞恼,“还不是伯母的手艺太好。”

又是说笑了几句,眼看着天色要黑了,接孙番和蒙山的马车都到了门口,也不好再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