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不、不谈了?有人结结巴巴的质问。
别啊,就这么回去?
辽国人过去一直勒索大宋,岂能再叫他们勒索!赵楷站在楼梯半截大声道。
如果辽国人真的不怕宋金结盟,就放他们离开!
不可啊三思啊之类的话,不绝于耳。
辽国同意出让这些州府已经不容易了,就是价钱的问题,好好谈谈没问题的,何必这样态度强硬呢。
赵楷不满地清了清嗓子,众人住嘴,他则转身回了房间内。
高铭则跟花荣在隔壁房间内待着。
花荣道:这招以退为进,辽国人会上钩吗?
高铭撇撇嘴,不知道,但郓王殿下这脾气,我觉得还挺好的,省得像外面那些大臣一味纵容辽国。谈判这玩意,一次谈不拢就再来。但妥协一次,下次就更难了。
这次谈失败了,也未必就是坏事。
赵楷比官家和太子可强多了,至少有脾气,那俩父子一点血性都无。
很快,第二天就到了。
高铭等人整好行囊,动身离开使馆,朝城外走去。
辽国本应派人互送,但此时也没动静,连个人影都没有。
这、这真的走了?有人苦着脸看赵楷,还是再想想吧,不是还有商量的余地么。
赵楷冷着脸。
高铭已经骑到马上催促大家,快点,别磨蹭,天黑之前一定要出城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找兀术。
众人见赵楷和花荣都已经上马,他们再不想走,也架不住上面的去意已决,都怏怏不乐地上了马,离开使馆出城去了。
此时,一个躲在暗处的人影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待高铭他们走了,马不停蹄地去了幽州留守衙门,直奔耶律淳等人汇报。
走了?真走了?张琳吹胡子瞪眼,我还以为高铭只是说说,他来真的?
耶律大石问负责探查的人,他们真的走了?你确定看到的是宋国使团的正副使三人?
不会错的。那个正使高铭上马后还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找兀术。
辽国自然知道完颜阿骨打那几个儿子都是谁,其中就有个女真名字叫兀术的完颜宗弼。
不好啊,不好啊。张琳唉声叹气,身为一个汉人,不敢太积极,怕辽国人认为他通南朝,可他自己清楚,他是真的为了辽国着想,叫宋跟女真结盟,便功亏一篑了。
耶律淳听了,只是冷哼,叫他们走!
耶律大石无奈地开口,殿下
耶律淳道:大石,你是太祖八世孙,不要当辱没祖先的软骨头!大辽的要求合情合理,是宋国没诚意,乘火打劫,回去禀告陛下,陛下也不会怪咱们。
如此过了一天,下人来人报,他们出了幽州城了。
快到涿州了
宋使们出了涿州了,往边境白沟去了
张琳和耶律大石齐声道:殿下
耶律淳不为所动,叫他们去!
前面就是辽国出境的关卡,宋国使臣们陆续下了马,多数都垂头丧气,难道就这么离开辽国,无功而返么。
许多人不停地往后看,希望看到辽国人骑骏马来追他们,望穿秋水。
高铭瞅着前方的关卡,心里也骂辽国人,你们行,真的行,能沉得住气。
他之所以没劝赵楷,也是因为觉得辽国人在最后关头会后悔。
谁成想耶律淳是个狠人。
他能看出赵楷也有点后悔了,但离都离开了,关卡就在眼前,也不能再转头回去,那就不止八十万两了,就怕变成一百八十万两了。
赵楷骑虎难下,硬着头皮继续走,并叫其他人,跟上!
他扫过高铭,见他朝自己坚定地颔首,显然仍是支持他的决定的。
赵楷深吸一口气,朝关卡走去。
出了关卡,使团中有人看着前方的景色,喃喃自语,咱、咱们真的回来了?
宋国使团就这么回到了自己国家,期待中的阻拦没有出现。
见到赵楷怅然若失的样子,高铭适时劝道:殿下宽心,归属问题下次再谈就是了。
你也看到耶律淳的态度了,就怕下次也
大宋兵不利,耶律淳才觉得他可以宋金两面御敌。只有大宋强兵练兵,下次谈判时,拿出大宋实力给那耶律淳看,到时候别说东部防线,就是整个幽云也是唾手可得。
练兵?强兵?
高铭颔首,这次谈判,他都想清楚了,辽国答应固然好,不答应的话,正好借机会劝说赵楷向皇帝提议练兵。
第145章
强兵这事,由赵楷提出来,他那个沉迷于艺术创作的老爹还能听听。
如今赵楷在辽国这边受了气,憋了一股劲,有充分的行动力。
果然赵楷听了他的话,本来站在出使失败的深渊内,难免失望和愤怒,但高铭的一席话,如同抛下来一根救命的绳索。
没错!一定要叫辽国人见识见识咱们大宋的雄兵!赵楷回望白沟的过境关卡,早晚再去幽州,不需再过此关卡!本王一定要亲眼见到它拆除!
其他宋国官员见赵楷志气凌云,也受感染,刚才低沉的情绪一扫而空。
众人回望国界,碧空白云,叫人心潮澎湃。
高铭却很冷静,因为他太知道这些官员的德行了,志气能维持到汴梁,都算他们厉害。
回到了东京后,八成又沉溺于安全区内的悠闲,懈怠起来了。
他看向赵楷,不知道你这位皇子能不能堪此大任呢?希望老天不要对大宋太残忍,赐一个好点的统治者罢。
离开辽国,回到东京的头一天晚上,高铭和花荣都歇下了,赵楷却来敲门,本王睡不着,想找你们谈谈。
高铭和花荣还能怎么办,接待呗。
赵楷进屋坐下,在烛光下,对高铭叹道:本王这几日都在想,回去跟父皇提练兵强兵一事,但就怕父皇没有此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