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转眼间,秋去冬來,瑞雪如期而致,又迎來了新的一年,而这一年是华历五年,也是万磊这一届任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最后一年中,万磊不得不考虑要不要竞选下一届大总统。
按说,当官人之所欲也,当一国大总统更是世人之所愿,不过万磊当政五年,实际上加上得国之前的那个时期的话,就是十余年,搞了十余年的政治,是人都会觉得累,特别是心累,万磊真想退下來,过上几天养花喂鱼的悠闲日子。
不过,万磊也知道这是奢望,虽然大华民国已经步入正轨,发展得蒸蒸日上,不过内部还是有很多问題沒有解决的,比如说法治还未尽入人心,比如说官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題解决得不好,大华民国也是难逃灭亡之途的。
既然不能就此退休,万磊只得硬着头皮筹划着大选的事宜,虽然他本人的名望还是如日中天,不过还是有竞争者的,比如说江南那边的议员,有好些人倾向支持铁铉或徐辉祖之类的人上位,万磊最大的支持者还是军派,所以,万磊要重点拉拢军心。
正月十五,西北军区司令周天寿回北平,并卸任军区司令一职,万磊则特别任命他为华园幕僚长,代行大总统部分职权,比如说四方巡视,代大总统会见各级地方官员等等,万磊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要拉拢军派,二是要培养军方从政派。
其实,万磊本人是希望军派也能有机会竞选大总统的,毕竟大华民国是一个新兴的扩张型国家,如果大总统一职让文官长期把持,这是重文轻武,国家会变得孱弱,当然,大总统一职也不能让军派把持,这会引致穷兵黩武。
最好是文武两派兼顾,不过万磊也知道,这是很难的,因为武长期在外领兵,与各地的议员与乡绅之间气场关系比不上文官,在竞选的时候本就存在劣势,万磊让周天寿“弃武从文”,其实就是要降低这方面的劣势。
万磊这种近似于开后门,指定接班人的行为,自然也引起一些文职官员的不满,为此,万磊还专门发表了一篇社论,高度赞扬周天寿为国戍边的奉献精神,并一再强调,调周司令回北平,是为了让其休养身体;聘其为华园幕僚长,是看重他的才干,是任人唯贤。
万磊的社论一出,文职官员自然也不也再公开场合多说什么,不过私底下还是议论纷纷的,更多的议员投到了铁铉的那一边,如此一來,万磊的竞选年更加不好过。
虽然竞选年将会很不好过,不过万磊还是把该办的事该办好了,其中科技输出的事是新一年的重中之重,继与南明签订铁路转让合同之后,他相继与印度各个沿海城邦签订了相关合同,转让的技术从铁路到新型绵种再到新型纺纱机,总之无所不包,大华民国真正从商品输出转变为科技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