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270(2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352 字 2023-09-26

gu903();打了败仗,能够总结教训;打了胜仗,能够总结经验;兵书上说的阵法,能够理解并加以灵活运用;能看得懂舆图,会基本的算术,能算清楚麾下兵马每日消耗的粮草。

会读书认字,就能从书中知道古往今来的各种战例,可以知道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可以感慨他们的忠义,可以有所触动。

这就是宇文温对手下将士最起码的要求,他觉得一个人在田地、女人、钱财以外,总要有些追求才能更上一层楼。

正在他走神之际,耳边传来叮叮当当的铃铛声,这是下课的铃声,屋内那些抓耳挠腮的壮汉,一听到这声音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稻草,进入回光返照状态。

“王个个就知道砍人,读书写字有那么难”宇文温见状无奈吐槽,待得这一排教室里的学生如释重负的逃出来后,他迎了上去。

当然不是要来个当头棒喝,长篇大论教育厮杀汉们“好好读书,考上一本”,宇文温的目标是那个年轻的老师。

“厍狄文书,感觉如何”他问道,那名年轻人先是行了个礼,随后说还行。

“他们一个个都二十岁往上,可学问就连蒙学的幼童都不如,厍狄文书莫要担心教不好。”宇文温笑道,面前这位是兄走弟及的厍狄二郎,厍狄大郎已经到州衙做兵曹参军当官去了。

“使君,卑职只是担心耗时太长,眼见着已经两日,可许多人连笔都拿不好。”厍狄钰有些焦虑的说着,他来到虎林军做文书,若是如同他兄长般管理后勤、帮忙写信到是不惧,未曾想竟然还要当先生教人写字,他只怕自己会误人子弟。

“蒙学的幼童们更加难教,这些将士无非是没想通,所以学起来积极性不高罢了。”宇文温,“厍狄文书只管按照计划教,至于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自然由本官来负责。”

说了一会儿话,厍狄钰告退,宇文温看了看空荡荡的教室转身离去,心中在盘算着如何让大家提高学习积极性。

文盲,在古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百姓们不识字很正常,识字才不正常,知识是世家大户的专利,不是穷鬼们可以学的。

如今还没有活字印刷术,造纸技术还不能批量做出廉价的纸张,书籍大多是少而贵的手抄本,至于雕版印刷的书更是价格不菲,只有那些有钱人才买得起书,用得起笔墨纸砚。

光有这些还不行,怎么写字、怎么念书还得人教,到了能读四书五经的时候,还得有人答疑解惑,也就是说得有正经老师教才行,而请老师可是要花钱的。

花钱买了笔墨纸砚和书籍,请了老师来指点迷津还得包食宿,读书时不能兼顾农活,所以读书的人基本是脱产,这样的负担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太过巨大。

但即便是读了书又如何,想当官没门

平民出身的读书人想当官那是妄想,世家、门阀、权贵连旁支亲戚都安排不过来,你个身份卑微的平民也相当官没有人举荐,没有上官征辟,没有权贵赏识引入幕府,没有这些就没办法步入仕途。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这个时代的烙印,一个平民出身的人,无论能力多么出色,即便是侥幸入了仕途,他的升迁之路也高不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好容易当了基层小官,官场潜规则没人教,迎来送往的礼仪狗屁不通,各种门门道道不清楚,胥吏的龌龊手段一点不懂,时刻都有踏入陷阱背黑锅的危险。

没有大树罩着,最苦最累的活你去做,做好了也就得个“好”字,做得不好轻则被上官训斥,重则丢官下狱等死,所以百姓们对于读书根本没动力。

要想博取富贵还不如从军,如果侥幸在战场上没死,又立下像样的功劳,那么就可以凭着军功受赏得钱财、牲畜、土地,可以娶妻生子,若是运气好的话得封爵位,那自己儿子也能得荫庇,那要比读书好许多。

有了一官半职不识字不要紧,有佐官帮忙看军令、写军令,签字时用章或者画圈就行,写信、看信也可以让识字的仆人帮办,所以厮杀汉也没必要识字。

普通士兵不识字,也不需要识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无论各国都是如此,兵书之类的秘籍大多是家传,没必要让这些人看得懂,免得和世家子弟们争功。

所以虎林军将士们读书习字,是宇文温的一大创举,也让许多人十分不解,这年头当兵的基本都是文盲,没听说要上阵杀敌还得学写字的,所以此事成了宇文温浪费钱的又一例证。

而将士们也有些纳闷,虽然迫于宇文温的淫威老老实实学写字,但许多人的积极性都提不起来,宇文温对于这种情绪早已预料到,所以他也做了相应的规划。

全军队正以上将领必须习字,半年后考试,千字文共一千个字,能写对六百字以上的算合格,写对五百以上六百以下的算还能抢救,一个月后给一次机会补考。

考试时错字过五百个的直接降职,军主变幢主,幢主变队主,队主变队正,队正就去当什长。晋升时,同等条件下文化水平越高越优先。

当然笔墨纸砚由军中提供,教书先生的费用也是军中承担,将士们只需要认真学习即可,若是这样还有人不识抬举,宇文温亲自教他做人。

“会读书写字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开展了。”

第四章蒙学

推荐阅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巴河城一隅,稚嫩的童声回荡在一处院落里,这是巴河城新建的蒙学蒙馆,就读的都是巴河城的居民子女,年纪从四岁到七八岁不等,个别人甚至过九岁。网

巴河城居民均为虎林军以及巴州水军的将士家属,所以这个蒙学其实是作为福利造福将士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能认识并书写最常见的字,能够知道简单的加减运算法则。

入读蒙学不需要学费,所有费用均由巴州刺史宇文温一力承当,而入学的孩子们也有福利,中午和下午放学时每人一个足料大炊饼。

蒙学毕业后愿意读下去的,还有高一级的小学,让求学的孩子能够学更多的知识,至少能大概看懂官府的告示,看得懂各种契约上的内容,还要学会数算、珠算,能够进行常见的账目计算。

例如买卖东西应该如何找补,常见的度量衡如何换算,这都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知识,能够从小学毕业,就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