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博望这边的动静完全掌握不了,那片地区变成了盲点,这种感觉让杨爽察觉到了危险。
周军的援兵到了
这是他和诸将商议后得出的结论,荆州军主力一部在上宛,轻易不会动,另一部抵达方城外,正和隋军对峙。
能增援的就肯定是南面的襄州军或安州军,这也是杨爽所希望的,把对方的兵力调动起来,那么露出的破绽就会越来越多。
他的骑兵多,双方动起来只有对方的破绽越来越多,到了合适的时机就能一击而破,但前提是要弄清楚对方的虚实。
至少要把扎营地弄清楚,可现在就是弄不清楚
只知道是在博望附近,派出去的游骑应该是被对方骑兵截杀,杀得如此干净彻底,让杨爽只觉得精神抖擞,因为这说明对方的骑兵很强,也只有周国山南道大行台宇文亮在此,才有如此强力的骑兵。
若是能把握机会,一战破之
“大王回来了,回来了”
亲兵入帐禀报,说前往博望哨探的游骑终于回来了,不过只回来了一个。
“一个孤派出去的有百骑”
杨爽有些心痛,他派出去的游骑可都是精锐,在草原上和突厥人对抗都不落下风,结果伤亡如此惨重,这都是百战强兵
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被抬了进来,据大营外围哨骑所说,这位回来时浑身被射成刺猬,趴在马背上奄奄一息,拼着口气要向主帅禀报军情。
“没事吧孤让军医先帮你包扎伤口”
“大王别兄弟们伤亡惨重。”
伤兵口中溢出鲜血,明显身负重伤命不久矣,他挣扎着向杨爽汇报军情:“周军,设陷阱专杀我军游骑我们探得清楚,博望来了大队兵马。”
“大营驻扎地变来变去,行踪扑朔迷离,周围有很多骑兵埋伏,探一次,兄弟们就死上一拨”
“他们的驻扎地正向北挪动,我看见中军大旗之中是宇文二字”
伤兵说道这里吐血而亡,死不瞑目,杨爽探手将其眼睛合上,随即起身说道:“立刻擂鼓,召集众将议事”
第八十二章对阵
博望以北十余里,旌旗招展,周、隋两军南北对阵,位于北面的是隋军战阵,中军位于一个土丘上,征南行军元帅杨爽举目远眺,试图看出对面周军战阵有何端倪。
掠阵的游骑来报,周军的旗帜中,可以隐约看到“宇文”二字,山南地界会打出这个旗号的只有三个人,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亮,其长子襄州总管宇文明,侄子次子黄州总管宇文温。
综合判断下来,杨爽及众将认为应该是周国襄州总管宇文明领兵在此。
对方列阵的兵力看上去大约也就五六千,若是宇文亮亲临,不该只有这点数目,而宇文明领着襄州军前来支援,倒也是在杨爽的预料之中。
至于黄州总管宇文温,应该是在长江边的黄州防着陈国,而宇文亮应该是在安陆或者随城坐镇。
行军元帅长史长孙览,
看了看远处的周军阵势随后说道:“卫王,是否还在担心对方在使诈”
“当然担心,列阵在这种死地,也不知道宇文明是故意的还是不知兵。”
“按说宇文明不该如此糊涂,就算他糊涂,其他将领都不该是傻瓜,在这种地方列阵,耗上几日就顶不住了。”
两人议论着,周围将领没有异议,这只周军列阵的地方看起来不错,可实际上有个缺点,那就是取水不便,军队缺粮还可以熬,没水可是熬不下去的。
地上有积雪,渴了吃雪补水不行
勉强可行,但容易吃坏肚子,两军交战时肚子痛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五六千人的规模,吃地上那点雪哪里够,如今可是天晴了。
这附近没有水源么有,西面大约四里外是u水,平日无所谓,可打仗就不行,因为对方不会让你从容取水,更别说隋军骑兵众多。
而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地区,只有隋军列阵的地方有泉眼汇成的水塘,周军列阵之地没有汲水之处,除非从身后将近四里外的小河运水。
为何隋军如此肯定
因为行军元帅长史长孙览知道。
两年前,隋军进攻山南荆州的主帅就是长孙览,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
此次原本也该是他挂帅,只是天子调卫王杨爽南下,宗室藩王不可能为人驱使,所以杨爽挂帅,长孙览为行军元帅长史。
“大王,周军不会这么蠢,定是引诱我军包抄,他们的两翼及身后必然挖了陷阱布下兵马,就等着我军去闯。”
“若是我军不包抄,他们会如何之前一步步北进逼过来,就是逼我军决战,若是我军就这么耗着,他们怎么办难道宇文明没想过退路么”
杨爽的反问很有道理,诸将的看法多有不同,不过唯一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是被对方逼着决战的。
周军从博望北上,向隋军大营步步紧逼,隋军骑兵不停骚扰,结果伤亡惨重,对方就这么逼近己方大营,然后开始对峙。
如果双方最后就这么对峙下去,形势对隋军略有不利,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算是被盯死了。
将近一万的兵马,骑兵还很多,结果被五六千以步卒为主的敌军盯死,这是要有多无能才出现的情况
杨爽有些无奈,
周军兵马明显少于自己,不动不行,所以变相的被迫和对方在这里决战,不过幸运的是对方似乎忽略了水源的问题,所以接下来他得决定是就这么耗下去,还是试探性进攻
。。。。。。
周军战阵,后方丘陵为中军大帐,宇文温和其他将士一样正在吃午饭,当然吃的是便携军粮――肉松炊饼,外带温热的开水。
开水从哪里来煮呗
我擦,都已经列阵了,敌军就在面前,你跟我说点火烧水
便携式炊事小推车,备有柴火随时点火烧水热炊饼,不服
还是不服,你从哪里弄来水的
随军水车若干,装有足够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