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05(2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363 字 2023-09-26

兵力差距如此之悬殊,眼看着江北就要完蛋了。

许多人心急如焚,开始收拾细软想带着家小逃到乡下躲兵灾,到处人心惶惶之际,却听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说有各地义军响应官府号召,纷纷赶来助阵,誓要将来犯之敌挡在大别山北麓。

眼见着大战在即,百姓们屏气息声等着结果,各种消息满天飞,有说敌军漫山遍野势大难挡,有说官军将士以一敌十,数次击退来犯之敌,斩首数万。

一下子某某关隘失守,随后又有消息称官军夺回失地,敌我双方反复争夺要地,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百姓们听着各种各样的传言,愈发惴惴不安起来。

不过大家都知道独脚铜人西阳王已经回来了,亲自领兵到南定州坐镇,有鉴于西阳王以往的战绩,大家心中燃起了希望,觉得有西阳王在,必然能够将敌军击退。

希望归希望,百姓们依旧担心官军打败仗,然后被敌军来个“三光”到处生灵涂炭,而城中茶肆历来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所以大家一有空就跑到茶肆听听消息。

如果情况不对,该跑就跑,往乡下亲戚那里跑,因为这年头打起仗来最倒霉的就是城里人,敌军一旦围城,恐怕城中许多人都会被活活饿死。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乡下亲戚,许多人的家底都在城里,更别说那些作坊主们,好不容易置下的产业,哪里舍得放弃。

兵荒马乱的世道,无论是谁,只有赫赫武功,才能让其治下百姓获得安全感,百姓们不知道赫赫武功有什么标准,但最起码得能够保境安民。

所以大家还是祈祷西阳王能打胜仗,保得江北周全,让好日子能够继续过下去,茶肆里的茶客们,时常议论的就是当前战事,虽然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真实情况。

“大家莫要惊慌,有西阳王在,定能保得江北周全,管他敌军来多少路,到后头全都得完蛋”

刘三说得口干舌燥,喝起大碗茶来润润喉咙,这几日他奉命在茶肆散布消息,喉咙都快说破了,效果倒是不错,让许多人成了忠实听众。

所谓奉命,当然是按某位神秘人物的要求,按照对方提供的稿子散布消息,身为西阳城里一个帮闲团队的头头,刘三的本行是带着外地有钱人在西阳消遣、快活,而接了这份差事,除了伤喉咙外,好处那是大大的有。

对方的身份,刘三不知道,不过根据其要求散布的消息内容来看,神秘人物恐怕是“那一位”身边的人,一想到自己居然拐弯抹角和“那一位”搭上关系,刘三就觉得前途无量。

所以他愈发卖力起来,如今战事紧,上头派给的任务也多,他索性让手下去打点生意,自己每日都在茶肆里散布消息。

消息的内容很惊悚,敌军怎么厉害怎么渲染,刘三倒是很理解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段,反正敌军越厉害,到后面就越显得官军是多么的骁勇善战,也彰显“那一位”是多么的英明神武。

说到“那一位”,刘三是由衷敬畏,他从小混迹于市井街头,打过交道的人多了,听到的消息也不少,他见着奸猾的胥吏们都敬畏“那一位”,就知道此人定然是个好官。

所以刘三打心眼里希望官军打胜仗,散布起消息来愈发卖力,眼见着铺垫已经做得差不多,“抑”是做到位了,就不知道何时能够“扬”。

正说话间,外头喧嚣起来,声音越来越大,还伴随着锣声,茶客们停止说话,静静听着外面的动静,片刻之后,终于听清楚了。

“官军大捷官军大捷”

“敌军五路来犯,全军覆没”

“官军俘获无算,首级堆积如山”

露布飞捷,让西阳城喧嚣起来,大街上的人们,看不太懂露布上写的是什么,不过手持露布策马走在街上的骑兵,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

敌军五路来犯,据说有五十万之多,现如今,西阳王率领官军将其打得全军覆没。

刘三见着茶客们喜形于色,赶紧趁热打铁,:“看看,看看,我早就说过吧五十万人,在西阳王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

“对,对,在西阳王面前,都是土鸡瓦狗”

茶客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官军拒敌于大别山之外,那就意味着大家不用拖儿带女跑到乡下躲兵灾了,意味着江北地界暂时逃过一劫。

这是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有茶客要出钱包场,却被刘三抢先一步:“今日大家伙高兴,全场的茶钱,都算在我这里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好消息再续

官署,黄州长史郝吴伯正在主持会议,会开到一半,官军的捷报传来,他让人当众宣读了一遍,听完之后暗暗松了一口气,而这个好消息,同样让在场人员松了口气。

黄州如今兵力不足,如果不能挡住南下的敌军,情况只会越来越糟,而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朝廷居然会派出五路兵马同时攻打大别山五关。

更没想到的是,如此来势汹汹之敌,西阳王真的全部击退,捷报大家方才都听过了,说得很清楚,依着西阳王以往的情况看,不太可能是虚报,那就意味着一场危机解除了。

不久之前,西阳王突然从遥远的岭表回来,出现在大家面前,面对危机四伏的局势,一副镇定的表情。

召见文武官员议事时,居然还不打算把黄州军主力从江州调回,更别说其麾下虎林军远在岭表,许多官员都认为西阳王是强作镇定。

然而现在看来,西阳王根本就不是强作镇定,而是真的胸有成竹。

朝廷进攻山南黄州对方兵力共分五路,合计人数逾万,都是实打实的战兵,西阳王在黄州军主力不在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将其全部击败,即便考虑到地形的因素,没人能否认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许多人心中不约而同再想:西阳王善战,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自那日黄州司马宇文十五遇刺时起,黄州总管府的官员们意识到局势要大变,于是心里就活络起来。

他们知道西阳王是个好官,也佩服西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