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一怒之下软禁天子,其他人见状心知宇文氏迟早要完,索性投了尉迟氏一方。
如此一来,宇文氏完蛋指日可待,宇文温很快就要家破人亡,真是让人拍手称快。
所以,天子下榻西阳王府,极有可能是让宇文温尽快死全家的捷径,但这不可能,宇文化及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不蠢,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依旧堪忧。
在悬瓠,他的小命就在西阳王宇文温一念之间,若对方撕破脸硬要弄死他,天子除了生闷气也无可奈何,而在山南,同样如此。
大家都知道和他宇文温有仇,敢提出这样的建议,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明首先不会放过他,而天子很爱惜名声,绝不会接受他的建议。
天子年纪轻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不可能如同和尚一般不近女色,但宇文化及是看出来了,天子目前一心一意要收拢人心,心思不在女色上。
即便天子不会为女色所诱,也要忌讳“瓜田李下”,所谓“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到西阳王府下榻,没事都会被人传出事来。
因为西阳王府里只有女眷,天子即便只是到府转转便离开都不合适,万一别有用心之人以此造谣,会败坏天子的名声。
小妾和正妻不同,是玩物,和名马、珍玩一样,只要主人舍得,即便这小妾已经为他生儿育女,送人都没关系,因为侧室所出子女,其阿娘是正室。
而在日常的往来之中,主人招待客人,让自己的小妾出来作陪很正常,跳舞、奏乐、陪酒,甚至让小妾陪着客人过夜,这种事情有也不奇怪。
若客人看中了小妾开口索要,就和索要名马、珍玩是一样的性质,主人若是答应了,旁人只会说他“慷慨好客”,还是那句话:小妾不过是玩物。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需要经过主人同意,不问而取是为偷,天子如果不要脸强夺,那就不叫偷,但是提出这种馊主意的人怕是要完。
宇文化及还想好好活着,所以不可能自寻死路。
所以,此时此刻,站在天使身边的宇文化及,听着天使朗诵圣旨,看着香案前跪着的王府佐官,又看着由佐官们从后院接来扶着跪下的几个小家伙,有些无奈。
宇文温的嫡次子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是由厍狄钧抱着,其他几个庶子则老老实实跪着,至于宇文温的妾室,没有诰命不是外命妇,没资格出来跪迎圣旨。
西阳王宇文温,攻克陈国江州、岭表各州,平定交州、攻打林邑国,旋即回师山南,于湓口平息事变,于大别山五关击败来犯之敌,又挥师北上夜袭悬瓠,迎天子于驿馆,数败来犯敌军。
西阳王数立大功,理当重赏,只是如今朝廷百废待兴,文武官员空缺太多,在这种情况下草草封赏有失体统,故而赏格日后再定,天子此次遣使到西阳王府宣诏,主要是为了表明对于一件事的态度。
西阳王妃尉迟氏、世子宇文维城,是为奸相所挟持,才行大逆不道之事,天子下诏,赦免母子二人之罪。
王妃依旧是王妃,世子依旧是世子。
西阳王在悬瓠时,曾经向天子负荆请罪,天子当众宣布赦免其王妃和世子之罪,而此次来到西阳,遣使宣旨赦免,就是再次向世人表明这一决定,以免人心不定造成误会。
宣旨完毕,王府佐官扶着西阳王的儿子们谢恩,作为现场见证人的宇文化及悻悻离开,宇文温这头老虎不在巢穴,到了虎穴的他却依旧无能为力。
时机未到,捷径不通,奈何,奈何
第二百五十二章捷径续
西阳王府后院,宇文维翰正兴奋的向杨丽华诉说着方才的经历,他作为庶子,只能称呼嫡母为“阿娘”,而生母则是“阿姨”。
这就是礼教,即便宇文维翰长大之后,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在公众场合,依旧只能认嫡母为母亲。
所以他的外祖是胙国公尉迟顺,而不是已经去世了的杨坚,当然,杨丽华是不可能将这件事说给儿子听的,毕竟童言无忌,一旦走漏风声,那就是杀头之祸。
杨丽华和宇文温在一起纯属外,如果没有这层关系,周军再次攻入长安后,她作为前周国太后、隋国公主,难逃一劫,也不会有机会为弟弟杨广求得活命的机会。
宇文维翰今年八岁,若按虚岁来算是九岁,没经历过什么大场面,说起方才的经历来絮絮叨叨,让人听得满头雾水。
什么“人很多,穿红戴绿”、“许多人举着很多木棍,木棍顶端有铲子、叉子还有金瓜”,反正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宇文维翰觉得方才“接纸”的场面很好玩。
那个“剩纸”,封皮上有很多纹路,十分漂亮,宇文维翰琢磨着等到阿耶回来,求阿耶拿给他玩一下。
“那东西是不能玩的。”
“噢那阿耶何时回来呢还有阿娘呢棘郎呢”
“快了,最迟过完年就回来了。”
杨丽华抚摸着儿子的头说道,儿子虽然年纪小,咿咿呀呀说了很多方才的经历,让人听得有些迷糊,但好歹把事情从头说到尾都说完,这很不容易了。
八九岁的小男孩,忽然让她想起自己的庶子宇文阐,想起了往事,那时她还是天元大皇后,父母兄弟健在。
往事已矣,作为杨家大女郎,她已经竭尽所能保住父亲的血脉,女儿也已经出嫁,夫家是京兆韦氏,接下来就是要养育儿女,抚养弟弟的儿子成人。
宇文维翰正在说着,一旁的弟弟妹妹扯着他闹着要玩,杨丽华让柳叶带着小家伙们出去玩耍,她则与坐在一旁的萧九娘交谈起来。
今日有天使到王府宣诏,杨丽华和萧九娘身为侧室,没有诰命不是外命妇,所以没资格叩拜圣旨,这是件好事,因为她一旦出现,恐怕会被人认出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据李三九所报,陪同天使一起莅临王府的官员中,有小左宫伯宇文化及,杨丽华记得这个人,当然,那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
她当时还是皇后、太后,见过入宫宿卫的宇文化及,而其弟宇文智及,当年在秋官府大堂上和宇文温的那场官司,她也在场旁听,还拂袖而去。
宇文化及记不记得她,不知道,但无论如何,杨丽华必须尽可能淡出别人的视线,而没有诰命,成了最好的护身符。
除非宇文温让她出来见人,不然杨丽华只需要窝在后院,外人都见不到她的真面目,当然,萧九娘不知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