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36(2 / 2)

走到城门前,他本以为守卫在城墙两旁的人会拦下他们收取入城费,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汉华王国根本没有想过要收取这样的入城费。

所以,他们从始至终都畅通无阻,平安无事的走入了城中。

望着宽阔的大道,以及两旁的商铺,繁荣的街市,张海泉更为好奇这东阳城了,他觉得就算是大明的几个对外贸易港口,也没有这般热闹过。

因为他发现来往的人九成都是商人,普通百姓非常少,甚至都看不到几个。

而作为一个锦衣卫,他深知这种现象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东阳城是一个对商人不设防的城池,这与大明打压商人的国策相比,完全相反。

当然,对于这些,张海泉没有什么兴趣,他是锦衣卫,来汉华王国也不是来打探这些的,他此行是来查探汉华王国有无野心,是否想要入侵大明的

因而,他带着身后的锦衣卫直接找了一间客栈,准备吃饭打探点情况,而后安定下来再说。

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刚刚坐下,小儿过来给他们倒茶的那一刻,整座客栈就被复兴社调查阁给严密封锁了。

很快,连张海泉都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可是那已经晚了,因为他们都喝了茶,最后脑袋一沉,皆都不省人事了。

而待到他们苏醒过来说,张海泉发现自己处在一片黑暗之中,没有一丝亮光,但是他感觉自己是否被绑在一根木桩上,锁链极为牢靠,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身体无力。

“不好”

霎时间,他便明白他们这些人都栽了,按理说身为锦衣卫,他们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可他们哪知道,复兴社调查阁的厉害,他们就是专门防间谍的,别说是锦衣卫,就算是再隐秘的人到了东阳城,也逃脱不了复兴社的眼睛。

而此时,他却不知道,就在议事大会堂之内,李江受到了复兴社发来的文书,翻看了一下之后,李江即刻在其上做出了批示,将俘虏的锦衣卫神不知鬼不觉的转移到澳洲去

没错李江不会杀他们,更不会让他们离开,而是直接送到澳洲。

目前的澳洲,尽管已经有几千移民被半强行移民过去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只能呆在一个临时修建的营寨之中,而且前往悉尼的航线仍旧还未探查完毕,沿途所设立的据点也还只有两个,据李江估计,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将大约三万人移民澳洲。

三万人还是太少了,李江认为至少需要十万人才能将澳洲东南部悉尼那一块彻底占据下来。

可是目前汉华王国还只有不到六十万人,这一下子移民十万过去,说真的,李江有些犹豫。

“要不要再想想其他办法,提高一下移民效率了”

这个想法一出,李江又连忙摇了摇头。

虽然目前汉华王国移民有着多条航线,可是总的来说一个月最多也就移民五千左右,而且这还不完全是华夏移民,其他地方的移民也有,但李江已经下了严令,严格控制这些异族的人数。

何况,如今大明已经开始派遣锦衣卫来汉华王国查探情况了,移民一事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李江觉得将这些锦衣卫神不知鬼不觉弄走还不够,必须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李江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陈诚来,可是转念一想,他觉得还是算了,陈诚虽然人脉还在,但已经无法左右那位宣宗陛下的决定了。

因而李江觉得必须得换个人,或者说换条思路。

既然大明担忧汉华王国会入侵大明,那还不如给大明找点事情,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心思来关注汉华王国的事情了。

思来想去,李江觉得江南的官场腐败案倒是一个契机。

没错,李江打算利用大明宣德三年江南官场的大地震做些文章。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大明那位陛下的一些想法了,那位大明陛下说真的只能算是个守成之君,他根本无法与朱棣或者朱元璋相比,他之所以死后能够被人高度赞扬为明君,还是因为他对于大明官场的一些改革。

自大明永乐末年以来,整个大明南方尤其是江南得到了大规模开发,江南有钱了,其官场自然就容易腐败,而且此时不比明太祖年间了,此时的官场,贪污腐败乃是常事,而且那位宣宗陛下登基之后,为了稳定局势,只能将江南官场的一些蛀虫视而不见。

不过,如今那位陛下已经登基接近四年了,朝堂早就稳定了,其皇位也坐稳了,因而那位陛下心思自然而然的打到了江南官场之上。

他想重新整顿官场,严惩贪腐,改革吏治,因而,他不仅重用三杨,而且还是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狠狠的整治了一番江南的官场。

可以说这一年,整个江南都处于腥风血雨之中,许多江南官员被罢免,被杀头,甚至被满门抄斩的都有。

“我这主意会不会太损了直接将江南七成的官员都高发出来这样一来,整个江南恐怕都要大乱了”李江暗自嘀咕着,心中不免有些犹豫。

但斟酌再三之后,他决定还是将此事捅出去,而且要做的干净漂亮,为此,他专门下达了一份文书,将其送给蓝英,让他亲自负责此事。

可李江却万万没想到,这份文书送到蓝英手中之后,蓝英却是犹豫了,他低着头,默默沉思着。

第两百八十三章蒸汽机

历州港,兰芳社总部。

作为一个从事对外的间谍组织头目,蓝英是十分低调的,甚至连露面的机会都很少。

而且此时的蓝英已经治好了哑疾,早已能够说话了,只是声音极为嘶哑,必须得仔细听才能听清楚。

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他了,如今的他已然成为了李江手中的一把刀,李江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可以说这段时间,汉华王国一系列对外行动,他是绝对的大功臣,就那刚刚落幕的马六甲海峡之战来说,如果没有兰芳社的配合,这场大战根本不会这般顺利。

然而,此刻的他拿着从东阳港送来的李江亲笔批复文书,他一时之间沉默了。

虽然他对大明极为失望,甚至可以说大明的那位皇帝算是他的仇人,可是现在,他对于朱家子孙已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