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41(2 / 2)

而进入这座楼的人大部分都是琉球或者倭国人,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两种人在宝庆府不是雇佣军士卒,就是一些开荒之人,所以相对而言手头上闲钱要多一些,尤其是那些雇佣军士卒,他们的薪水非常高,因为地处澳洲,所以他们往往不像积累很多钱财,而是尽快花掉,而青楼无疑是这些士卒们经常逛的地方。

相比之下,当地驻守的汉华王国的军队就要严格许多了,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一般是不准允许出军营的,更不用说逛青楼了。

而且驻守的汉华王国士卒大部分人都会将薪水等各种钱财寄回去给自己家里,而不是尽快花掉。

在宝庆府待了三日之后,李江这才乘坐舰船在数艏战舰的护送下返回东阳港。

只是就在这期间,风暴使得舰队不得不停靠在一个名为山港的殖民点,这里乃是宝庆府与东阳港之间澳洲沿海的数十个殖民点之一,因为附近有一座山峰,所以这里名为山港。

山港与大多数零散的殖民点一样,都只有一座城寨,一个小港口,附近有着几个小村子,村子里的人都是一些种地或者打渔的百姓,平日里除了到寨子里换取一些货物,平时都会呆在村子里,而因为周围土著的关系,所以村子里的人无论是谁都会接受驻守在城寨之中驻守士卒的训练,这就是所谓的民兵。

而居李江了解,这个名为山港的殖民点,一共有着一千三百多人,其中驻守士卒一百五十多人,其他民壮大概三百人,其他的人都是种地的百姓与渔民,还有少部分牧民,都是在附近那座山上养山羊或者其他动物。

第四百九十九章草原大战再起

大明京师城内。

皇宫之中,炎热的天气使得守卫皇宫的禁军都有些萎靡不振,而这时候,随着三通鼓之后,一众朝臣开始下朝了。

几十位重臣三五成群的从大殿之中走出来,尽管天气炎热,但是大家似乎并未因为燥热的天气而烦心,而是在私下聊着某件事。

“咳咳,张大人此事你觉得怎么办为好”

“徐大人客气了,这乃是兵部的事情,吾乃是礼部的人,不该谈及此事”

“可是此事也与礼部有关呀”那位大人道。

“嘘嘘小声点可别让杨大人听见了此事咱们还是到吾府上小心谈论”

“对对对瓦剌使臣进京此事看似不大,但其实来者不善,兵部那些大人恐怕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是呀此事颇为棘手,恐怕三位杨大人也很难应对估计太后也在犹豫之中,张大人你没有看到刚刚在朝堂之上,太后一直沉默不语吗恐怕也是没有想好”

没错,此时一众大臣谈论乃是最近瓦剌派出使臣,想要进京一事。

至于具体目的,一众朝臣还暂且不知,但有消息传出,言说这次瓦剌使臣进京一为前段时间骚扰大明一事与大明商议,另一件事则为联合进攻鞑靼而来。

前者还好说,一众朝臣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边境不得安宁,是一众朝臣最不想看到的,但是对于后者,大部分朝臣都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做决定。

瓦剌与鞑靼乃是北方草原部落之中最大的两个部族,他们乃是北元残余势力最核心的部分,同样也是悬在大明头顶上的两柄利剑。

在以前,大明也不是没有与这两个部落进行过联合,打击其中一方,但是因为效果都不是很大,所以大明一方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这次,瓦剌再次派出使臣,虽然没有明显表示有这个目的存在,但是暗地里朝廷还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因而大部分朝臣还在犹豫之中。

相比大明朝廷的慢吞吞,收到消息的李江倒是第一时间下了命令,他下令征伐倭国的军队与舰队随时准备待命,尤其是军事训练绝对不能停下,并且下令工坊区大肆制造厚棉衣,以应对北方作战。

没错,此时此刻,李江已经有了决议,将要插手这次草原鞑靼与瓦剌的战争了。

之所以这样做,李江当然是有利可图,他已经收到了兰芳社送来的情报,情报上显示,目前草原上最大的两个部族,鞑靼与瓦剌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战争,这次恐怕鞑靼已经在劫难逃了。

因为情报上显示,瓦剌不仅开始与大明联合,而且还开始与西亚诸国以及不少小部落联合,反观鞑靼,其大汗似乎并未察觉瓦剌的阴谋,依旧大肆玩乐,其手下的大臣武将更是没有心思管理部落之事,整个部落上下,都呈现出一股奢靡之风,军队也是马放南山,军备也因为常年没有修缮而堆积在仓库之中。

而且这还不是最为致命的,最为致命的是鞑靼内部已经开始显露出分裂之势,许多小部族开始大肆逃亡,而大一点的部族也开始频繁与瓦剌接触,可以说,鞑靼是内忧外患,早就不复当年之勇了。

大明正统元年十一月份。

汉华王国依旧是炎炎夏日,而反观北方大明京师却是白雪皑皑一片了。

至于那更北的草原之上,更是哀嚎声一片,草原上因为暴风雪的缘故,草场早就失去了原本的绿色,而是被厚厚积雪所覆盖了,而牧民之中的牛羊,也是成群的死亡,牧民们也因为牛羊死亡,失去了生命的保障,不得不大肆向着其他地方逃亡,可是整个草原之上都遭受了大雪灾,因而瓦剌不得不提前行动,开始正式征伐鞑靼,而且还派出使臣再一次来到大明,提出了更为丰厚的条件,希望大明能够出兵出物资。

事实上,在此之前,瓦剌已经派出了两拨使臣了,再加上头一次,这是第四次。

可以说,瓦剌似乎已经等不及了,毕竟作为天朝上国,瓦剌也同样知晓,如果不跟大明达成协议,一旦与鞑靼开战,先不说打不打得赢,万一大明在背后出手,恐怕瓦剌将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此一来,瓦剌只能一次次派出使臣,而且提出的条件一次比一次丰厚。

而相比之下,大明这边也同样明白瓦剌的急切,可是对此,大明朝廷似乎并不为所动,依旧是不冷不淡,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大明真的是不想与瓦剌联合起来一起对付鞑靼吗,当然不是,大明其实很想与瓦剌联合灭掉鞑靼,毕竟这次瓦剌提出的条件可是将鞑靼的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