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那就好,不枉我费了一番劲。”刘骜将外衣掷还张放,“走,边走边告诉我详情,这件事,想想都有趣。哈哈哈”刘骜八卦之心并不算强烈,奈何这件事既惊险又有趣,自己还参与其中,想想都有点小兴奋,哪肯错过细节
张放却不忙禀报,而是先问刘骜:“殿下一直等在这”
刘骜摇头:“我又不知你几时出来,呆在这里若被路过的宫人看到,必启人疑窦,所以到抄手游廓那边转t了转。直到听闻点选的玉磬声响起,猜想你多半已完事,这才返回。”
“有没有遇到什么岔眼的人”
“没有哦,倒是碰到了石显。他奉父皇之令,按排事宜,忙得很,也没说什么,施礼后就匆匆走了。”
石显张放知道,元帝去哪都会带上这位宠宦,他出现在长乐宫不足为奇,只希望不要出什么幺蛾子才好。
二人一前一后,边走边谈。张放还是一付小宦装束,不注意的话会把他当成太子的随从。张放这会还不能暴露身份,因为南面这边他是不能进来的。而为了制造他从太出来的假象,他们不得不舍近求远,不走南门走西门。
一路直行,走过夹墙复道,向北一拐,经过抄手游廓,一路碰见宫宦婢子,无不失惊行礼退避。因为这会诸宫头头与妃嫔都集合到前殿去了,能在太子面前递话的人一个都没有,所以张放根本不虞暴露,这也是他敢舍近求远的原因。
直到接近西门时,二人才故意绕了个弯,从北面过来。张放也迅速除下宦服,换上官服。
西门处处可见到盔明甲亮的持戟甲士,长乐卫尉这位并非九卿之一的卫尉王凤急忙迎上。富平侯一早应太子之邀进太卫尉是知道的,而且人还是他亲自放入,所以并不意外。
双方一阵没营养的扯淡之后,在太子与长乐卫尉揖送之下,张放负手步出宫门。边走边细想今日所为,反复推敲,貌似没什么破绽,这才放下心来,施施然远去。
张放没想到的是,他前脚刚走,紧跟着就有一人出现在宫门。
那人一见刘骜,急忙趋前行礼:“老奴石显,拜见殿下。”
长乐卫尉急忙行礼,刘骜则只拱拱手,随口问道:“石令君这么快就出来了,莫非点选已毕”
石显恭声道:“正是,陛下神目如电,圣意均裁,已定和亲之佳选,赐号宁胡阏氏。”
“宁胡阏氏”刘骜嘴里反复咀嚼了几遍,哈哈大笑,负手而去。
石显一直保持恭送的姿势,直到太子走远,才慢慢直起腰,随口问长乐卫尉:“殿下出宫何事”
“送富平侯。”
石显点点头,眼底掠过一抹阴云,他对这个名字很不爽。刚转身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抬头望向南面宫殿,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回头再问长乐卫尉:“殿下与富平侯从哪边过来”
答:“北边。”
北边这倒奇了,方才自己明明在南边看到太子啊。
再问:“富平侯何时来的”
“辰时初。”
辰时初就来了这就更不对了,富平侯来访,太子岂有舍下贵客,自行到南边宫殿赏玩之理不对,此事别有蹊跷。
若是别人,看到太子面上,石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涉及到富平侯,他绝不轻易放过。
连石大公子石荣这样的孬货,跟张放的前账都是一笔勾消了,堂堂中书令,难道胸襟还不如无赖儿事实说出来令人无语石显根本就不知道,当年那桩旧怨已消。
石荣两度派遣杀手欲干掉张放,石显都不知情,否则一定会阻止。张放毕竟是公主之子、皇帝外甥,下这等杀手,后果严重。石显只知儿子雇人去“教训”那个飞扬拔扈的纨绔子,结果失了手,教训不成反吃瘪。他石显的儿子,当年险些被“断根”之仇未报。他石某人从没吃过这样的大亏、暗亏,这口气,憋了整整三年。
如果不是富平侯这样的世宦高门,如果不是因为敬武公主是天子之妹,如果不是张放一直避而不归石显的报复早就如雷霆轰下了。
张放回来之后,经过与石荣的谈判,双方之前的仇怨勾消至于后面新产生的怨怼另算。但张放没想到,石荣也没敢把这情况告诉便宜老爹。因为一旦说了,石显必会追问,为什么会勾消你做了什么使得自己甘愿放弃险些断根之恨而勾消而一旦逼问出其所做所为,石荣的下场会很惨。
石显是个很能隐忍的人,他要报复一个人,从不赤膊上阵,更不会急赤白脸,他最拿手的,就是构陷。他最擅长的,就是根据对手的性格,制定相应的手段,利用他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在任何时候,在皇帝面前说话。
想想就算是大司马或丞相,想跟皇帝说句话,都得先禀报,等答复,再经重重宫阙,费老半天才有面君陈说的机会这还算顺利的,要是碰上哪天皇帝心情不好,你想递句话都没辙。
这么一对比,就能明白,石显的优势是何等惊人。
石显正是利用自己“皇帝秘书”的关键地位,寻找机会,看准时机,将自己精心准备、具有引导性、有利于自己、有害于对手的话,于“不经意”间道出。他用这招杀手锏,不知干掉多少牛人。
当年的辅政大臣、前将军,还是帝师的萧望之,多牛的人物啊,还不是被他一句“请谒者召致廷尉”的文字游戏就给干掉了。被他带进沟里的元帝,最后还不是捏着鼻子认了
这还不算,连另一位辅政大臣周堪,同样被他悄无声息拿下。
总共才四位辅政大臣,石显不动声色就干翻一双,这手段,只有一句话才能形容杀人于无形。
而现在,他盯上了张放,如蛇吐信。
感谢凤萌、菜猪、泪水已轮回21、小胖、碧海孤帆、蓝黑色、语晴影子,谢谢大伙的票票
第二百三十一章狗要咬人
石显之所以忍到现在,有三个原因:一是当初富平共侯与敬武公主尚在,他投鼠忌器。因为他最大的优势在敬武公主面前不太灵光人家公主同样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甚至还能在太后面前递话。石显的天子近臣优势在外臣面前明显,但在公主面前就不太耍得开。这也是阳阿公主敢从其姊那里接手两个烫手货,不怕石显恼火的原因。
二是张放回长安后,接连守制,结庐凤栖原,整个孝子与隐士的合体,石显根本找不到机会构陷。
三是石显从不打无准备的仗,要么不咬人,一旦咬上了,就要一口致命知己知彼,才会无往不利,他还不了解对手。
如果是以前的张放,石显早拿下了,但张放回长安后,几乎每个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变化极大,几乎认不出了。试想石显又岂敢轻易出手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放并不是他的政治对手,只是跟他有私怨,他没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只是逮住机会才下手,没机会就等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