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放神色如常,并不感觉意外。因为飞燕之事,王政君肯定会召阳阿公主责问,并且逼问既往还有什么遮掩。如果不涉及自身利益,阳阿公主不介意为他隐瞒一二,但皇太后当面质问,若再隐瞒的话,一旦将来事泄,那就等同于跟他张放站一边,与王氏为敌。这与阳阿公主的中立原则不符,她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
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好罢,恭喜老虔婆又成功抓住了小辫子,且听听她开出什么条件吧。
“这件事很严重,至少母后认为很严重”刘骜轻叩御案,有些迟疑,不知如何开口。
张放平静道:“陛下但说无妨。”
刘骜轻咳一下,清清嗓子,道:“母后之意,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到北地郡任都尉,二是离京就国只能去富平。”
张放真不知该笑还是该叹息历史羁绊真是强大啊真没想到,兜了一个圈,还是没能摆脱历史上“张放”的宿命。就国回富平封国是不可能的了,兖州那边不是他的基地。而摘星城虽也是封国,但听刘骜的话就能明白,朝廷绝不会让自己再回摘星城。可以预见,在自己离开中枢之后,王凤必定会让刘骜召回甘延寿、陈汤,另派国相、都尉,最后让摘星城头变幻大“王”旗。
“臣选择北地。”张放的回答,与宿主的历史选择并无二致。
刘骜叹了口气:“少子,我向母后求情了,但是”
张放深深一揖:“陛下回护之情,臣感铭五内。臣今后无法伴君左右,望陛下多加保重。”
刘骜身体前倾,嘴皮一动,刚想说“你放心,我一定想法子找由头把你调回长安”,但话到嘴边,脑海里闪过那日上林苑的情景,还是咽了回去,心道:“母后说得没错,张少子太过胆大妄为,还是得敲打一番,就让他在北地呆一阵子好好反省吧。”
张放一脸萧索离开宣室殿,一路上碰到的内侍宫婢,无不远远躲着这位脸上写着生人勿近君侯。直到走出北阙,猫腰上车,刚放下车帘,张放便捶垫大笑不止。
这叫什么瞌睡送来枕头很好好极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北地郡似乎还不够远,若能再远一点、路线再直一点就更好了,譬如
这时车外响起一个声音:“富平侯,皇太后有召,请君侯前往长乐宫。”
张放先是怔了一下,然后打了个响指,太后啊太后,这是连被子都送来的节奏么
王政君为什么召见自己,张放不用猜都知道,为了爽呗。终于捏住自己的小辫子,终于革去自己的卿位,终于把自己逐出长安这算是王政君与他多年暗斗以来,最扬眉吐气的一次。做为胜利者,迫不及待要看看失败者的沮丧。嗯,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
嗯,既然这么想看,那就让你一次看个够
长乐宫前殿,端坐垂帘之后的皇太后王政君,透过珠帘玩味地欣赏了半天,才悠然道:“据闻卿少年时曾游历北地,不知风光如何啊”
张放一脸感激:“北地很不错啊。诚如皇太后所言,十年前臣就曾在北地游历不短时日。臣之妻班氏,便是臣游历三水时相识;臣之数位忠仆,亦是北地人氏。臣早就想故地重游一番,只是政务缠身,不得其便如今心愿达成,臣多谢皇太后。”
“是么看来我倒是做了件好事。不知富平侯要怎么谢我呢”王政君语气戏谑,眼神如针。
张放歪了歪头,认真想了一下,道:“听说红阳侯家还有位二公子王融,今后我得与这位二公子多多亲近皇太后觉得这样的谢意如何”
此言一出,王政君惊、呆、了
这位皇太后做梦也想不到,居然会有一个臣子当面赤果果威胁自己。这、这还是臣子么眼里还有自己这个皇太后么
“张、羿、啸”王政君气得发昏,浑身颤抖,一字一切齿念出这个名字。
“北地已是极致,皇太后总不能把我逐到敦煌去吧哈哈哈”张放大笑着昂首而出,全然不理会殿内已经石化的内侍宫婢。
“敦煌好很好张羿啸,你等着”
豁啦帘子被狠狠扯下,莹白浑圆的玉珠洒落一地。
第四百一十五章不死不休
阳朔元年三月中,朝廷爆出一条重磅消息,天子有诏,光禄勋张放,因“建昭旧事,私窥宫闱”,黜免光禄勋之职,出任敦煌郡守。仍保留列侯之爵及侍中之衔。
作为最年轻的列卿之一,张放一直被内外朝看好:出身勋贵,皇亲外戚,简在帝心,自身又有能力,年纪轻轻就侧身列卿若干年后出将入相妥妥的。唯一能影响这个结果的就是,他一直与王氏不对付,也不为太后所喜,这使得这位年轻的勋卿前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果不其然,当仕途达到他这个年纪所能到达的顶峰之后,打击终于到来。
“建昭旧事”是什么事当时还是先帝在位啊,张放惹了什么乱子为何到这时才翻旧账还有,“私窥宫闱”这四字也给人遐想空间很大啊。而诏书里对这一切都是含糊其辞,没有明说这也正常,宫闱之事,岂可示众不过看这惩处力度还真不小,一下由中二千石的光禄勋贬为二千石郡守。最重要的是,被逐出中枢看来问题还挺严重。
富平张氏倒霉了,这是朝臣的第一反应;得罪王氏就是这般下场,这是朝臣第二反应。如此年轻有为的朝廷新秀,连天子都庇护不了或是不想再庇护,再一次让朝臣领略了王氏之威。在光禄勋人选还没定下的那几日,每当大将军提出各种议案,朝臣们看着空缺的光禄勋之位,无不噤若寒蝉,满朝无半句反对之声。
而被贬黜的富平侯,也如同所有遭此境遇的官员一样,从接到诏书那一刻起,上了道谢罪表,旋即闭门谢客。除了丞相王商、武库令杜钦两拨来客得入其门之外,余者皆被拒,连张氏几房长者都不例外。
朝臣在感慨之余,不禁暗暗摇头:少年得志,仕途太顺,心态难免不稳,果然受不住挫折啊。富平张氏,恐怕要走下坡路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张放吃瘪,王氏这边乐开怀。
长乐宫里,皇太后与大将军少有的置酒对饮。
王政君一杯下肚,笑声刺耳:“大兄,那日你是没瞧见那张氏小儿的嚣张样,不但当面威胁我,要对六郎中子下手而绝其嗣,更放出狂言,量我无法驱遂其至边荒。呵呵呵呵,现在如何真想看看,张氏小儿在接诏时脸上的表情何等模样哈哈哈哈”
王凤感叹:“若六郎还活着,看到这情形,非开怀大醉一番不可。”
王政君笑容一敛,凤目含霜:“大
gu903();